1.華嚴時:為菩薩(初始三七日)~一乘
2.阿含時:為五比丘等世間修行人說=(人)12年:~小乘方便法
一人"苦"~眾人"集"~過了"滅"~方便"道"四聖諦
3.方等時:為修行人說=(囚)8年:~中乘方便法
大家"聚"~一人"教"~多人"始"人多"用"十二因緣法
4.般若時:為修行人說六度般若=(輪)22年:大乘方便法
一人"能"~多人"能"~眾人"能"~誰願"能"心經
5.法華涅槃時:為最利根的眾生說=(圓)8年:應降道普傳
一人"滿"~兩人"慈"~二人"喜"~人人"愛"金剛經
涅槃最後說一日夜(到無極)
佛法無邊 佛度有緣人 自作孽 不可活
20131230~20201218聞2010時音歸20171222
大戴禮記曾子第八篇制言下
1曾子曰:「天下有道,則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無道,則衡言不革;諸侯不聽,則不干其土;聽而不賢,則不踐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則秉德之士不緜矣。
1曾子说:国家有德政,那么君子和国君上下交往就高高兴兴,志同道合;国家没有德政,自己平常的主张也不要改变。诸侯不听从自己的主张,就不贸然进入他的疆土;虽然听从自己的主张但没有好德行,就不登上他的朝堂,所以君子不违反以上两条禁忌而入仕做官。进入一个国家的国境到达城郊,就要打听这个国家的禁忌和政令,知道会出现灾难就毫不迟疑地离去,有道德的人不献媚。
2 故君子不緜富貴以為己說,不乘貧賤以居己尊。凡行不義,則吾不事;不仁,則吾不長。奉相仁義,則吾與之聚群;嚮爾寇盜,則吾與慮。國有道,則突若入焉;國無道,則突若出焉,如此之謂義。
2君子不靠向富贵的人献媚来谋求自己的欢乐,不靠欺凌贫贱的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凡是行为不符合道义的国君,自己就不去服事;凡是没有仁德的卿大夫,自己就不去做他的属下。凡是信奉辅助仁德道义的人,自己就向往并去投奔;如果遇到贼寇抢劫的事,自己就与他一起谋划抵挡的办法。国家有德政就要像大鸟疾飞那样奔去,国家没有德政就要像大鸟疾飞那样离开,这就叫做义。
3 夫有世,義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憤者不見使,正直者則邇於刑,弗違則殆於罪;是故君子錯在高山之上,深澤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見耕者五耦而式,過十室之邑則下,為秉德之士存焉。」20180711
3有避开现实社会而坚守道义的君子吗?回答说:“有仁德的人被怀疑,行为端正的人不被接纳,谨慎的人不被任用,正直的人处在受处罚的危险之中,不离开就必然被治罪。因此君子就置身于高山上,或深泽的低洼处,采集野果野菜作为食物,或靠耕种庄稼谋生,就这样老死在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正因为此,从前大禹坐车行路,见到有五对耕田的人就低头扶轼表示敬意,经过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就下车步行,这是对有道德的人表示问。
大戴禮記曾子第八篇制言下
1曾子曰:「天下有道,則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無道,則衡言不革;諸侯不聽,則不干其土;聽而不賢,則不踐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則秉德之士不緜矣。
1曾子说:国家有德政,那么君子和国君上下交往就高高兴兴,志同道合;国家没有德政,自己平常的主张也不要改变。诸侯不听从自己的主张,就不贸然进入他的疆土;虽然听从自己的主张但没有好德行,就不登上他的朝堂,所以君子不违反以上两条禁忌而入仕做官。进入一个国家的国境到达城郊,就要打听这个国家的禁忌和政令,知道会出现灾难就毫不迟疑地离去,有道德的人不献媚。
2 故君子不緜富貴以為己說,不乘貧賤以居己尊。凡行不義,則吾不事;不仁,則吾不長。奉相仁義,則吾與之聚群;嚮爾寇盜,則吾與慮。國有道,則突若入焉;國無道,則突若出焉,如此之謂義。
2君子不靠向富贵的人献媚来谋求自己的欢乐,不靠欺凌贫贱的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凡是行为不符合道义的国君,自己就不去服事;凡是没有仁德的卿大夫,自己就不去做他的属下。凡是信奉辅助仁德道义的人,自己就向往并去投奔;如果遇到贼寇抢劫的事,自己就与他一起谋划抵挡的办法。国家有德政就要像大鸟疾飞那样奔去,国家没有德政就要像大鸟疾飞那样离开,这就叫做义。
3 夫有世,義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憤者不見使,正直者則邇於刑,弗違則殆於罪;是故君子錯在高山之上,深澤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見耕者五耦而式,過十室之邑則下,為秉德之士存焉。」20180711
3有避开现实社会而坚守道义的君子吗?回答说:“有仁德的人被怀疑,行为端正的人不被接纳,谨慎的人不被任用,正直的人处在受处罚的危险之中,不离开就必然被治罪。因此君子就置身于高山上,或深泽的低洼处,采集野果野菜作为食物,或靠耕种庄稼谋生,就这样老死在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正因为此,从前大禹坐车行路,见到有五对耕田的人就低头扶轼表示敬意,经过有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就下车步行,这是对有道德的人表示问。
20180711
中1995乙亥乾德03八大金剛四大天王:
回覆刪除八大人覺講經通 四相無遺妙法宗
四相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此四相是佛教指稱的四種錯誤觀念。
我相,即我執,對我與他物有分別心;(菩薩是處於「無我」的狀態~這種我、我的意念都是眾生的無明而產生的。)
人相,認為我是個人,不會是他物;(心中去界定、分別,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種想法就是人相)
眾生相,認為我是依照五蘊而生的;(心中認為人與人之間有所差別後,自然而然也會認為動物是與人有差別)
壽者相,認為我的壽命有一定限制,但死後靈魂不滅,進入輪迴。(人類都有壽命的概念,把人的出生當一生開始,把死亡又當一生的結束)20170601-20220706溫故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 常於晝夜 至心誦念 八大人覺
回覆刪除第一覺悟 世間無常 國土危脆 四大苦空 五陰無我 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 心是惡源 形為罪藪 如是觀察 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 多慾為苦 生死疲勞 從貪慾起 少慾無為 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 心無厭足 惟得多求 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 常念知足 安貧守道 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 懈怠墜落 常行精進 破煩惱惡 摧伏四魔 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 菩薩常念 廣學多聞 增長智慧 成就辯才 教化一切 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 貧苦多怨 橫結惡緣 菩薩佈施 等念怨親 不念舊惡 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 五欲過患 雖為俗人 不染世樂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志願出家 守道清白 梵行高遠 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 生死熾然 苦惱無量 發大乘心 普濟一切 願代眾生 受無量苦 令諸眾生 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 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精進行道 慈悲修慧 乘法身船 至涅槃岸 復還生死 度脫眾生
以前八事 開導一切 令諸眾生 覺生死苦 捨離五欲 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 誦此八事 於念念中 滅無量罪 進趣菩提 速登正覺 永斷生死 常住快樂20140609~20220706溫故
(新八大人決經)人人平常相處 至誠感動 知足常樂 恆信無為
刪除1首先體會 六合(1空間2時間3身體4心理5萬物6良心)天下 借假修真 心是動機 身是過程 做到言行一致 願齊家治理
2再來明理 慾求憂悶 病痛起伏 勿貪圖 勿貪取 不惹凶 不遭禍
3三要有禮 不求不佔 君子窮而不困 不犯罪惡 夠用就好 由智生慧
4四能學習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終身不退定入聖位
5五常恆信 戰戰兢兢 正人君子 為學進取 誨人不倦 慈悲眾生
6六在踏實 自力自給 取和捧平 奉獻付出 一視同仁
7七現慈愛 用心生活 樸實清淨 道降火宅 自給自足自修自覺自知自證
8八德八端 人生無常 沉浮不定 大心眾生 共願承擔 三位一體 皆大歡喜 開創大同
信八大人 始終不渝 留惑潤生 隨處往生 親自聖教 不可麻木不仁
願八大人 修身家和 愛人如己 推己及人 人和合天 不可為富不仁
行八大人 妙化覺心 時時謹慎 念念謹慎 體無擔任 克己復禮為仁20140609~20220706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