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048D11竹德原道201609

虛心可以造道
實節可以建德
察悉天時 抱穩方向(見70銘訓集錦)
古聖先賢哲歷代垂明訓
立人先立己迷津方能教
~原人救不惺必有原因在
~施教不正確如何收功效

大德犧牲 同修奉獻 無私奉獻 成就養明
犧牲放下 奉獻主動 德慧由人 犧牲由心
奉獻是歡喜承受無所求
犧牲是坦率放下有所成
原道‧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把全天下當作自己般愛護的同理心,叫做仁;依據仁心而做的行為,叫做義;持續的實踐仁義進而把它內化成絲毫不需勉強的習慣,叫做道(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讓自己的身心滿足而不需依賴外界,叫做德。仁與義是比較具體的名詞,道與德是比較抽象的說法,所以道有「君子之道」有「小人之道」,而德有吉有凶。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老子雖然輕仁義而重道德,但並沒有詆毀仁義的意思,因為由他”常道”的觀點來看仁義確實是小了些。但一般人坐井觀天,也跟著說天小,其實天並不小。凡夫誤把表面的溫和慈惠當做仁,把小恩小惠當做義,難怪他們也跟著輕視仁義了。但這些沒讀通古聖先賢哲理的凡夫所認知的道德並不是我所說的道德。凡是我所說的道德,都是合於仁義而說的,是貫通宇宙的公論。現今那些高舉著老子招牌而論說道德的人,完全拋開了仁和義,這樣只算他個人的看法而非自古傳承下來的道德。
20160817 竹蘭花的老莖頂也出芽長根(生長大空間)
20160817立秋後中元節竹子突然筍出芽出土~結果爛了
20160927丙申年梅姬颱風過後的寒露又出新芽 
20161020長高了~霜降1023氣候反常 植物也亂了節奏~立冬1107時節行春令?
神秘果樹不見了
20200624庚子端午節前一日有七
20200709庚子五月十九日剩五
20210611出新芽四舊+一新

20131014~20221029~20230801歸201612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十二月172B15位1目錄五版2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