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099D15景境06竹德制言上2 01718

虛心可以造道
實節可以建德

察悉天時 抱穩方向(見70銘訓集錦)
古聖先賢哲歷代垂明訓
立人先立己迷津方能教
~原人救不惺必有原因在
~施教不正確如何收功效

大德犧牲 同修奉獻 無私奉獻 成就養明
犧牲放下 奉獻主動 德慧由人 犧牲由心
               奉獻歡喜承受無所求
               犧牲坦率放下有所成


原道‧韓愈: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把全天下當作自己般愛護的同理心,叫做仁;依據仁心而做的行為,叫做義;持續的實踐仁義進而把它內化成絲毫不需勉強的習慣,叫做道(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讓自己的身心滿足而不需依賴外界,叫做德。仁與義是比較具體的名詞,道與德是比較抽象的說法,所以道有「君子之道」有「小人之道」,而德有吉有凶。

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老子雖然輕仁義而重道德,但並沒有詆毀仁義的意思,因為由他”常道”的觀點來看仁義確實是小了些。但一般人坐井觀天,也跟著說天小,其實天並不小。凡夫誤把表面的溫和慈惠當做仁,把小恩小惠當做義,難怪他們也跟著輕視仁義了。但這些沒讀通古聖先賢哲理的凡夫所認知的道德並不是我所說的道德。凡是我所說的道德,都是合於仁義而說的,是貫通宇宙的公論。現今那些高舉著老子招牌而論說道德的人,完全拋開了仁和義,這樣只算他個人的看法而非自古傳承下來的道德。
20131014~20140202
有九(四+二先枯)
20160817 竹蘭花的老莖頂也出芽長根(生長大空間)
20160817立秋後中元節竹子突然筍出芽出土~結果爛了
丙申年20160927梅姬颱風過後的寒露又出新芽 20161020長高了~霜降1023
氣候反常 植物也亂了節奏~立冬1107時節行春令?
神秘果樹不見了
20200624庚子端午節前一日有七
20200709庚子五月十九日剩五
20210611出新芽四舊+一新

大戴禮記曾子第六篇制言上
1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禮之謂也。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賤者惠焉。此禮也,行之則行也,立之則義也。今之所謂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強立之,天下無道,故若天下有道,則有司之所求也。
1曾子说:“所谓德行,就是按礼仪行事的意思。礼是尊敬地位高的人,孝顺老年人,慈爱年幼的人,友爱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施恩惠于贫贱的人。这样的礼,做到它就是有德行,树立于天下就是正义。当今所谓能行的人,冒犯尊长,危害百姓,横行霸道,这样的人在天下混乱的时候能够随心所欲,如果天下太平,那他就是法官缉拿的对象。

2 故君子不貴興道之士,而貴有恥之士也;若由富貴興道者與?貧賤,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貧賤興道者與?富貴,吾恐其贏驕也。夫有恥之士,富而不以道則恥之,貧而不以道則恥之。
2因此君子不崇尚不走正道的人,而崇尚有羞愧心的人。如果从富贵因不走正道而走向贫困,我担心他会疑惑为什么不能满足欲望;如果从贫贱因不走正道而走向富贵,我担心他会更加骄横。有羞愧心的人,不用正道获取富贵,就会感到耻辱;因为贫穷不走正道,也会感到耻辱。

3 弟子!無曰不我知也,鄙夫鄙婦相會於廧陰,可謂密矣,明日則或揚其言矣;故士執仁與義而明行之,未篤故也,胡為其莫之聞也。殺六畜不當,及親,吾信之矣;使民不時,失國,吾信之矣。
3学生们不要说“没有人会知道我”。鄙陋浅薄的男女相会于墙背面的隐蔽处,可说得上隐秘了,明天就有人宣扬他们说的话。所以读书人要坚持仁爱和正义明着做事,不坚实的事情,为什么别人会不知道呢。宰杀家畜不适当,涉及到父母,自己要承担责任;役使臣民不合时令,失去国家,自己也要承担责任。

4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是故人之相與也,譬如舟車然,相濟達也,己先則援之,彼先則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4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自直;白沙放在黑泥里,与泥一起都是黑的。因此人们相互共事,就像行船使车那样,自己在前就拉,别人在前就推。所以人没有别人的帮助就不能成功,马离开马群就不奔驰,土堆不增加新土就不再增高,水不增加新水就不会流动。

5 君子之為弟也,行則為人負,無席則寢其趾,使之為夫人則否。近世無賈,在田無野,行無據旅,苟若此,則夫杖可因篤焉。
5君子尽到做弟弟的本分,走在道路上就要为哥哥担负行李,停下無座位时就坐在脚上休息,哥哥让自己做事就不能欺骗哥哥。靠近集市而没有存放货物的栈房,在田地里劳动没有供休息的草庐,行走在路上没有可依靠的客房,假如你做到这样,那么持有的操守会更加坚定了。

6 富以苟,不如貧以譽;生以辱,不如死以榮。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視死若歸。父母之讎,不與同生;兄弟之讎,不與聚國,朋友之讎,不與聚鄉,族人之讎,不與聚鄰;良賈深藏若虛,君子有盛教如無。」
6以曲意逢迎得到的富贵不如贫穷而有个好名声,屈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耻辱可以避开,就避开它算了;到了不可避开的时候,君子就要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父母的仇人,不与他同生;兄弟的仇人,不与他共在一国;朋友的仇人,不与他同在一乡;同家族人的仇人,不与他做邻居。善于做生意的人不轻易让人看到他的宝货,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不轻易表现自己。”

7 弟子問於曾子曰:「夫士,何如則可以為達矣?」曾子曰:「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賢,恥不知而又不問,欲作則其知不足,是以惑闇,惑闇,終其世而已矣,是謂窮民也。」
7曾子的学生问曾子:“读书人怎样才能够实施行得通呢?”曾子回答:“没有才能就学,有疑难问题就问,想做事就仿照贤人,虽然有艰险的道路,沿着这个方法去做就没有行不通的。如今有的学生,担心低于别人,又不知道做贤人做的事,对知识贫乏感到羞愧而又不去问,即将去做事才感到知识不足,因此迷乱于幽暗之中,迷乱于幽暗之中了此一生的话,这就是走投无路的人。”

8 曾子門弟子或將之晉,曰:「吾無知焉。」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知焉,謂之友;無知焉,謂之主。且夫君子執仁立志,先行後言,千里之外,皆為兄弟,苟是之不為,則雖汝親,庸孰能親汝乎?
 8曾子的学生有人将要到晋国去,对曾子说:“晋国没有我熟悉的人。”曾子说:“为什么要有熟悉的人呢!去吧!有熟悉的人称他为朋友,没有熟悉的人就去做他的客人。君子坚持仁爱,成就德行,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加强学习修养,那么即使是你的亲人,哪又有谁肯亲近你呢?
20180704
20131014~20221029~20230801歸20171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4D35研討06五倫202402

什麼是五倫? 五倫謂人當常由之道有五,即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五種人倫關係。 古代以五倫作為人際關係的規範,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 五倫之中,有屬於血統關係,有屬於社會關係,有屬於政治關係,均須有合宜相處對待之道,方能和諧有序。 〔中庸.第二十章〕: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