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是歡喜承受無所求!
犧牲(希生 )奉獻 無怨無悔
大戴禮記曾子第一篇立事:
1曾子曰: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彊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2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
3君子學必由其業,問必以其序,問而不決承閒觀色而復之,雖不說亦不彊爭也。
4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
5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
6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身言之後人揚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
7君子不絕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願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
8君子禍之為患,辱之為畏,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終身。
9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慾思恥,忿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戰也。
10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11人信其言從之以行,人信其行從之以復;復宜其類類宜其年,亦可謂外內合矣。
12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兩問則不行其難者。
13君子患難除之,財色遠之,流言滅之,禍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絕之。
14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
15君子好人之為善而弗趣也,惡人之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過而不補也,飾其美而不伐也,伐則不益,補則不改矣。
16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17君子義則有常,善則有鄰;見其一冀其二;見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於人也。
18君子不絕人之歡,不盡人之禮;來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謗,就之不賂;亦可謂忠矣。
19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遜而不諂,寬而不縱,惠而不儉,直而不徑,亦可謂知矣。
20君子入人之國,不稱其諱,不犯其禁,不服華色之服,不稱懼惕之言。故曰:與其奢也寧儉,與其倨也寧句。
21可言而不信,寧無言也。君子終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終身為罪。
22君子亂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遠日益云。眾信弗主,靈言弗與,人言不信不和。
23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辭,不陳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
24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弗與也。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25博學而無行,進給而不讓,好直而俓,儉而好𠋤者,君子不與也。
26夸而無恥,彊而無憚,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與也。
27亟達而無守,好名而無體,忿怒而為惡,足恭而口聖,而無常位者,君子弗與也。
28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篤,難於仁矣。嗜酤酒,好謳歌巷遊,而鄉居者乎?吾無望焉耳!
29出入不時,言語不序,安易而樂暴,懼之而不恐,說之而不聽,雖有聖人,亦無若何矣。
30臨事而不敬,居喪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則吾無由知之矣。
31三十、四十之閒而無蓺,即無蓺矣;五十而不以善聞矣;七十而無德,雖有微過,亦可以勉矣。
32其少不諷誦,其壯不論議,其老不教誨,亦可謂無業之人矣。
33少稱不弟焉,恥也;壯稱無德焉,辱也;老稱無禮焉,罪也。
34過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恥也;慕善人而不與焉辱也;弗知而不問焉固也;說而不能窮也;喜怒異慮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誣也;非其事而居之矯也;道言而飾其辭虛也;無益而食厚祿竊也;好道煩言亂也;殺人而不戚焉賊也。
35人言不善而不違,近於說其言;說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36人言善而色葸焉,近於不說其言;不說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37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則播於外也。故曰:以其見者占其隱者。故曰:聽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38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久而復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愛親,可以知其人矣。
39臨懼之,而觀其不恐也;怒之,而觀其不惛也;喜之,而觀其不誣也;近諸色,而觀其不踰也;飲食之,而觀其有常也;利之,而觀其能讓也;居哀,而觀其貞也;居約,而觀其不營也;勤勞之,而觀其不擾人也。
40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為,能也;色勿為,不可能也。色也勿為,可能也;心思勿為,不可能也。
41太上樂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強。
42仁者樂道,智者利道,愚者從,弱者畏。不愚不弱,執誣以彊,亦可謂棄民矣。
43太上不生惡,其次而能夙絕之也,其下復而能改也。復而不改,殞身覆家,大者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戰,亦殆勉於罪矣。
44是故君子為小由為大也,居由仕也,備則未為備也,而勿慮存焉?
45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師長,使子猶使臣也,使弟猶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從政者矣;賜與其宮室,亦由慶賞於國也;忿怒其臣妾,亦猶用刑罰於萬民也。
46是故為善必自內始也。內人怨之,雖外人亦不能立也。
47居上位而不淫,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先憂事者,後樂事;先樂事者,後憂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內,戰戰唯恐不能乂;諸侯日旦失其四封之內,戰戰唯恐失損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戰戰唯恐不能勝;庶人日旦思其事,戰戰唯恐刑罰之至也。是故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
48君子之於子也,愛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導之以道而勿強也。
49宮中雍雍,外焉肅肅,兄弟僖僖,朋友切切,遠者以貌,近者以情。 50友以立其所能,而遠其所不能,苟無失其所守,亦可與終身矣。
20180623
20131015歸20171215
1曾子曰: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彊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2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
3君子學必由其業,問必以其序,問而不決承閒觀色而復之,雖不說亦不彊爭也。
4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
5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
6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身言之後人揚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
7君子不絕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願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
8君子禍之為患,辱之為畏,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終身。
9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慾思恥,忿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戰也。
10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11人信其言從之以行,人信其行從之以復;復宜其類類宜其年,亦可謂外內合矣。
12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兩問則不行其難者。
13君子患難除之,財色遠之,流言滅之,禍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絕之。
14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
15君子好人之為善而弗趣也,惡人之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過而不補也,飾其美而不伐也,伐則不益,補則不改矣。
16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17君子義則有常,善則有鄰;見其一冀其二;見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於人也。
18君子不絕人之歡,不盡人之禮;來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謗,就之不賂;亦可謂忠矣。
19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遜而不諂,寬而不縱,惠而不儉,直而不徑,亦可謂知矣。
20君子入人之國,不稱其諱,不犯其禁,不服華色之服,不稱懼惕之言。故曰:與其奢也寧儉,與其倨也寧句。
21可言而不信,寧無言也。君子終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終身為罪。
22君子亂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遠日益云。眾信弗主,靈言弗與,人言不信不和。
23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辭,不陳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
24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弗與也。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25博學而無行,進給而不讓,好直而俓,儉而好𠋤者,君子不與也。
26夸而無恥,彊而無憚,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與也。
27亟達而無守,好名而無體,忿怒而為惡,足恭而口聖,而無常位者,君子弗與也。
28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篤,難於仁矣。嗜酤酒,好謳歌巷遊,而鄉居者乎?吾無望焉耳!
29出入不時,言語不序,安易而樂暴,懼之而不恐,說之而不聽,雖有聖人,亦無若何矣。
30臨事而不敬,居喪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則吾無由知之矣。
31三十、四十之閒而無蓺,即無蓺矣;五十而不以善聞矣;七十而無德,雖有微過,亦可以勉矣。
32其少不諷誦,其壯不論議,其老不教誨,亦可謂無業之人矣。
33少稱不弟焉,恥也;壯稱無德焉,辱也;老稱無禮焉,罪也。
34過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恥也;慕善人而不與焉辱也;弗知而不問焉固也;說而不能窮也;喜怒異慮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誣也;非其事而居之矯也;道言而飾其辭虛也;無益而食厚祿竊也;好道煩言亂也;殺人而不戚焉賊也。
35人言不善而不違,近於說其言;說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36人言善而色葸焉,近於不說其言;不說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37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則播於外也。故曰:以其見者占其隱者。故曰:聽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38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久而復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愛親,可以知其人矣。
39臨懼之,而觀其不恐也;怒之,而觀其不惛也;喜之,而觀其不誣也;近諸色,而觀其不踰也;飲食之,而觀其有常也;利之,而觀其能讓也;居哀,而觀其貞也;居約,而觀其不營也;勤勞之,而觀其不擾人也。
40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為,能也;色勿為,不可能也。色也勿為,可能也;心思勿為,不可能也。
41太上樂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強。
42仁者樂道,智者利道,愚者從,弱者畏。不愚不弱,執誣以彊,亦可謂棄民矣。
43太上不生惡,其次而能夙絕之也,其下復而能改也。復而不改,殞身覆家,大者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戰,亦殆勉於罪矣。
44是故君子為小由為大也,居由仕也,備則未為備也,而勿慮存焉?
45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師長,使子猶使臣也,使弟猶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從政者矣;賜與其宮室,亦由慶賞於國也;忿怒其臣妾,亦猶用刑罰於萬民也。
46是故為善必自內始也。內人怨之,雖外人亦不能立也。
47居上位而不淫,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先憂事者,後樂事;先樂事者,後憂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內,戰戰唯恐不能乂;諸侯日旦失其四封之內,戰戰唯恐失損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戰戰唯恐不能勝;庶人日旦思其事,戰戰唯恐刑罰之至也。是故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
48君子之於子也,愛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導之以道而勿強也。
49宮中雍雍,外焉肅肅,兄弟僖僖,朋友切切,遠者以貌,近者以情。 50友以立其所能,而遠其所不能,苟無失其所守,亦可與終身矣。
20180623
20040723寶島清口班
回覆刪除曰:白陽期修辦道,唯以普渡收圓作為宗旨方針,
所謂普渡,普天下眾生皆欲渡,所以對一切人、一切事,都要隨時隨地自性自渡。
所謂收圓,乃是收自性的圓。
這個圓,是一行圓融一切行,一位圓具一切位,也就是就你當下每一念、每一行素位而安、素位而做(使)能圓。
是大圓鏡智,圓滿所有,從中鑑照;
是覺知的,是圓妙觀察智,能在所有,不離智慧;
是整合的,是平等性智,不有人我,皆以道心來相應對;
是均衡的,是成所作智,方使所有都不失落。20170722~20190220
2014甲申年家人=1自鑑錄之作成+2心路歷程之建立+3家史之被建立
刪除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調教之謂[行]?易行之謂[正]?模正之謂[型]?
轉型之謂[留]?傳留之謂[承]?繼承之謂[信]?
誠信之謂[源]?來源之謂[得]?心得之謂[德]?20180426~20190411